佛山在陶瓷等產業轉型中調整增強 在創新中提升
陶瓷和家電是佛山的傳統產業,總量很大,具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對這類產業的調整只能是運用科技等手段使其升級,而不可能推倒重來。
改革開放30年的生動實踐成就了“佛山制造”的輝煌,去年佛山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或者后工業化初期階段,對于佛山這樣一個資源、市場兩頭在外的制造業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是一件關系興衰成敗的大事。而專業鎮作為佛山經濟的重要組成單元,能否轉型成功將直接影響到佛山整體經濟。
轉型升級的路徑如何選擇?關鍵的一點就是從實際出發。從佛山專業鎮的情況看,其突出特點就是傳統制造業具有相當優勢,而新興產業還在發育階段,因此佛山市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明確了“喜新不厭舊”的工作思路,既要培育和引進新興產業,更重視在現有基礎上對傳統產業的提升。
例如,陶瓷和家電是佛山的傳統產業,總量很大,具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對這類產業的調整只能是運用科技等手段使其升級,而不可能推倒重來。
禪城區經濟促進局常務副局長李鉅鎮用“切毒瘤、減虛胖、強筋骨”形象地形容了佛山陶瓷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依次對應的是:關停低端污染企業,淘汰競爭力不強的企業,依靠技術創新使產業從產業鏈的低端環節攀升到高端環節。陶瓷業最為集中的南莊鎮,在將行業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環節轉移出去的同時,更加重視企業的就地轉型升級,將產業鏈向研發設計、陶瓷商貿、總部經濟等上下游延伸。在產能降低三分之二的情況下,產值卻與調整前基本相當,產業可謂越調越強。
再如對于擁有2000多億元產值的家電產業,提升的路徑也是通過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走家電智能化道路。佛山既強調現有的產業基礎又符合未來家電高端化發展方向,同時又對本地經濟具有極大的帶動性。
即使南海區大力打造的半導體照明等新興產業,也并非無中生有,而是以其原有的傳統照明光源生產與研發基礎為依托的。
事實證明,經過近年來的有效轉型升級,佛山的傳統產業越發煥發青春,今年1至10月,傳統產業就“跑贏大盤”,同比增長24.4%,其中家電制造業同比增長高達43.8%。
相信轉型升級后的佛山專業鎮,未來之路將越走越寬!
來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