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推薦:推使地板價格漲勢不減的五個背后因素
1、原料銷量高升,主流材種漲價
2010年上半年起,中國木材行業絕大部分原材產品的銷量實現了同比增長,不同產品的增幅高低不等但增勢明顯。中國木地板的原材料多來自南美洲、東南亞及非洲,自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后,世界各國都進一步壓縮了森林砍伐的幅度,由此導致了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全球木材資源匱乏,地板主流材種漲價,迫使地板業間的競爭加劇。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的加快,進一步加劇了對木材市場的需求。據木材市場的商戶反映,隨著市場行情的好轉,原材料銷量逐月上升,北美木材的出貨量已經恢復到自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交易水平,之前在低迷時期積壓的大量庫存現已基本清空。此外,由于上游貨源供應不足,稀少木種甚至一度出現貨源緊缺的現象。受上游原材料短缺的影響,勢必增加地板業同質化產品對資源的需求,加大企業間的競爭。
2、樓市調控降溫,波及地板行業
自2010年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抑制房價、打擊炒房的調控政策后,原本火爆的樓市再次驟然降溫,房地產行業的成交量隨之直線下降,由此對地板行業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樓市低迷對整個家居行業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后期,起碼在半年后才會體現出來。而地板行業的諸多業內人士則更多偏向于“短期利空長期利好”的觀點,認為地板乃至整個家居行業將是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的潛在受益者。
業界認為,樓市的不景氣不會直接影響地板市場的需求,這種影響不僅很小,而且將僅限于短期之內,不會持續太長時間,所以地板行業的剛性需求不會減少。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來調控房地產行業,對地板行業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地板企業應該不斷創新營銷模式和服務模式,通過豐富的產品線、低碳環保的發展模式,來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隨著國家對農村市場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強,以及農村消費者對建材產品需求的逐年提高,眾多商家開始意識到農村市場已逐漸成為市場中的“新大陸”,而且隨著農村市場的不斷完善,農村市場對木地板產品的需求量可謂龐大,農村地區也已逐漸成為建材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地板行業作為農村市場中較為活躍的部分之一,在農村市場中也同樣緊隨政策腳步加大了份額。相比家電下鄉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目前對于“建材下鄉”特別是木材下鄉會有什么樣的政策還不甚明朗。此外,究竟有哪些企業和產品能夠進入“建材下鄉”的目錄也仍是個未知數。在這種情況下,眾多企業對布局農村市場仍熱度不減,可見農村市場已擁有巨大的吸引力,市場前景廣闊。
3、地板行業群雄,競相爭奪市場
對于2010年地板市場的變幻,降低地板價格薄利多銷成為地板廠家和經銷商們的普遍做法,不過低價促銷的方式大多在加大銷量中得到了回報。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企業也在逐步調整產品結構,強化地板的走勢迅猛,因此許多地板企業已經在下半年的新品中增加了強化地板的比例份額。
談及2011年的市場走勢,各方都認為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物美價廉的強化地板開始成為爭奪市場的最佳“利器”。而實木地板屬于資源性產品,由于受原材料的限制將變得更加高端。不過,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加強,實木地板市場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間。
4、低碳經濟大勢,挑戰發展之路
前年哥本哈根會議的召開,喚醒了各國人們的低碳意識。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迫使人們提出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為了保護天然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人們的綠色環保意識已增加,全世界各國如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都相應出臺了森林保護法規。在中國也早已著手開始采取各種措施保護森林,這無疑加劇了地板企業原材料的負擔與成本;并進一步加劇對資源性材料獲取的競爭。
5、遭遇美國“雙反”調查
近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對中國地板“雙反”調查的初裁結果,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一等商務秘書鄧德雄日前在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地板專業委員會年會上介紹,此次“雙反”案中有2家企業被裁決為零稅率,另有1家的稅率為2.25%,而127家企業將按70%征稅。據悉,此次“雙反”調查涉及169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