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網購今秋能否“分杯羹”?
金秋十月,是家裝旺季,涼爽的季節里幾個月的辛苦換來的是來年春節住上漂亮的新房子。對越來越多人而言,從網上購買部分家裝產品已經不是稀罕事,但是連身材龐大的家具也要網購,你試過沒有呢?炒掉你家的木工,家具也開啟網購時代吧!
網購亮點:購買便捷、價格實惠、還可個性化定制
由于不像單純聘請木工量身制作的高成本,又沒有家居賣場場地租金、裝修、樣品、人力成本的費用,因此網上的家居產品很多價格都比較低。網絡銷售的家具大部分為外銷家具,家具貨源本身也較便宜。在一些專業的家居網店,同樣的歐式床,在家具城一般售價在5000塊左右,在這里只要2000多塊。
除了價格便宜,網上的家具產品種類還非常豐富,美式鄉村、歐式田園、中式古典,北歐宜家……應有盡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你就可以逛一個巨大的家具城,若是你在商場里看中了哪款產品,在網上搜搜,很可能找到一模一樣的。不僅如此,一些店鋪還可以提供定制的服務,尺寸定制是最常見的,按照店內提供的式樣,由消費者的尺寸要求來訂做,一般周期從20天到1個月不等。有一些店鋪,還提供款式的定制,消費者可以自行提供式樣、顏色、涂漆方式,由網絡店鋪按照圖紙加工定制。
便捷的購物方式,加上較實體店便宜很多的價格,以及個性化的服務,網購家居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三大困局阻礙家具家具網銷渠道的良好發展
跟從商場購買家具全程送貨安裝的服務不同,網購家具缺乏很多售后服務,如送貨、安裝和維修。送貨收貨都很不方便。貨到了家以后,不少人會發現,重則家具被碰裂,輕則碰掉了油漆,還有的時候會因為賣家疏忽少了零件。好的賣家會聯系退還貨或者郵寄油漆請消費者自行修補。安裝環節,相對復雜的家具,自行安裝并非易事。
一、組裝費時費力,網購便利成了“虛名”
我們在部分品牌的網店內看到,對于不能自行組裝使用的家居品,例如櫥柜,商家采取的措施是在線支付定金,然后接下來的環節就和在實體店購買的環節相同:設計師上門、支付定金、安裝等等。但是這類商品往往都有著嚴格的“可售區域”限制,只接受部分城市的訂單,而對于沒有開設門店、不配備設計師的城市,則不接受訂單。美克美家家具連鎖媒介公關總監劉春杰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很多家居產品不具備DIY可以自行安裝的特性,就不必追求網上銷售。
例如家具類商品,問題就在于,很多家具是通過拆分運輸,到了消費者家里再進行組裝,這些過程是需要有專門的安裝人員來進行的。因此,專業的安裝人員的儲備和布局就局限了商品的可銷售地點,因此,跟著品牌線下擴展的腳步平穩銷售依然是家居產品的主流模式。
據了解,適合網購的家具應該是類似于宜家的模式:鼓勵消費者自行拼裝、平板包裝便于運輸。而正是看到這一點,網購的大潮也催生了傳統家具設計的革新,例如,曲美家具將率先推出一系列適宜于消費者自行拼裝的家具。但是,并非所有品牌都有能力針對網店去開發新的商品,也并不是全部的家具改變一下設計就能變成DIY。因而,網購對家居產品來說僅是個補充。
二、物流常有糾紛,等待之后還得“自提”
網購的特點就是賣家永遠不知道下一張訂單來自于哪里。由于互聯網的無界,使得網店的買家也來自四面八方。郵寄和配送是目前網購的主流物流方式,而物流環節也是目前整個網購市場的一大問題,對于網購的投訴很多都來自于物流。包括時間、安全等。商家和消費者也一直在因為商品到手時的損壞是商家發貨時已經出現的,還是在物流途中造成的,因此產生扯皮糾紛。
物流問題在家居商品的網購中尤為明顯。現在商家主要采取三種方式解決物流問題,一是委托第三方物流,二是買家上門自提,三是商家自有的送貨團隊。在家飾家紡這類家居界的“小商品”中,商家多采取第三方物流,但是也在買家評價中瀏覽到關于商品損壞的投訴,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解決。也有大件家具采取第三方物流的方式進行配送,但是缺乏對于相關產品的專業運輸經驗,物流公司不樂意承接這方面的業務,消費者和賣家也擔心運輸途中對于商品造成的損害和安全問題,這使得大件家具在第三方物流中成為了雞肋。
據觀察,科勒的衛浴商品在網店中,則采取買家到指定賣場自提的方式,不少買家對此表示“既然低價,那上門自提就認了”。曲美在線商城則采取自有配送,但是可配送區域內部分地區買家還需要支付運費,而可配送范圍外的地區則無緣網購這些商品了。
三、看不見摸不著,消費者不放心
在達芬奇家具爆出產地造假丑聞后,濟南消費者也遭遇英倫家具夸大宣傳的糾紛,不過家具業的亂象并未影響商家的銷售熱情。經濟導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金九銀十”尚未來臨,省城各大家居賣場便紛紛推出大力度促銷活動,價格、品牌的亂戰在櫥柜市場體現得尤其明顯,甚至有網絡水軍助陣。只不過飄忽不定的價格、莫衷一是的品質,讓消費者很難作出選擇。
消費者普遍的概念中,擺在家里的家具不管怎么說都屬于“大件兒”,這也就可見家具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而床、椅子、沙發這些每天都用得到的家居,只看看漂亮圖片,不親自坐上去、躺上去試試,是不會產生值得信任的個人感受的。而有經驗的消費者也認為,對于細節的感受因人而異,網站上的介紹再怎么生動,也比不上親自看實物更生動。這是干巴巴的網頁無法取代實體店的最大缺陷。
目前網購經營得比較成熟的圖書和小家電,主要是由于其消費體驗環節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被忽略,因此大部分人放棄實體店而轉向網店。但是家居商品不同,例如在宜家賣場,隨處可見“坐下來試試”、“躺下來試試”的標示。家居商品在購買中的體驗感受無可取代,雖然目前包括淘寶商城在內,承諾會有實體體驗店配合網店銷售,但是對于關注細節和感受的消費者來說,并不情愿在網上交易。看了真的再買,親身試了才放心仍舊是無法改變的必要環節。
現狀:價格戰異常火熱,線下延伸至網絡
價格戰已成櫥柜市場競爭的常態。20日和21日,導報記者走訪了銀座家居、紅星美凱龍等家居賣場的十幾家櫥柜店,無論是歐派、科寶博洛尼等高端品牌,還是一諾、艾宜佳等名氣相對小一點的櫥柜店,都在降價促銷。“有3米的套餐價,原價兩萬多元,包含抽煙機、水槽等,現在只要1.6萬元,超過3米的部分享受八折優惠。”歐派櫥柜的促銷員說。在韓麗、海爾、好兆頭等其他幾家櫥柜店,除了推出優惠套餐價外,消費者還能再參加商場舉辦的滿一千返一百的活動;我樂櫥柜店由于贈品多吸引了不少顧客,銷售人員告訴導報記者,她們這一星期內就接了十幾份訂單。
記者了解到,5.8米地柜、3米吊柜、外加石英石臺面的一套好樂家櫥柜原價是2.2萬元,現在僅售1.7萬元。在導報記者以“和其他家櫥柜價格差不多”為由,稱打算再考慮考慮時,售貨員忙稱“還可以再便宜”,一番計算后告訴導報記者,“最低價,1.3萬元。”
接近萬元的降幅,在讓消費者心動的同時,也讓消費者懷疑櫥柜到底價值幾何。據導報記者了解,就柜體而言,普通石英石市場價每延米在200-300元之間,貴的約為700元一延米,品牌的標價為1500元/延米,甚至更高,價差明顯。當然也分質量、品牌,但是否物有所值,消費者肉眼無法分辨。
網絡市場混亂,大小品牌魚龍混雜
據了解,隨著近幾年家裝市場的火爆,櫥柜在現代廚房中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其使用的次數多、頻率高、時間久,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在裝修櫥柜的時候花費大價錢。而可觀的利潤也讓海爾、美的等原本生產其他產品的企業紛紛進軍櫥柜市場。
盡管有知名企業介入,但據導報記者了解,櫥柜市場還是魚龍混雜,有不少櫥柜品牌都是貼牌生產,即顧客下訂單以后,櫥柜商找小作坊生產。市場上一個加工廠給多個品牌供貨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小作坊“榮譽出品”的櫥柜往往會搖身一變,成為知名品牌。
記者在各家櫥柜店調查時還發現,很多營銷人員都會告訴消費者自家的櫥柜在網上的排名、口碑等;而導報記者隨機采訪的消費者中,10人中有7人會上網搜索各個品牌櫥柜的信息。
消費者的這一網絡傾向也讓櫥柜廠商競相爭搶網絡這塊陣地。據業內人士稱,除了宣傳自身品牌外,有些企業甚至會雇“水軍”跟帖,當消費者發帖詢問某一品牌好不好時,就弱化甚至詆毀競爭品牌。如在搜狐家居貼吧里,有人問“志邦的櫥柜有用過的嗎,質量怎么樣”,下面就有回復“價格挺高的,至于質量,品牌的都差不多吧,您不如來考察一下我們的,我們是白鶴的價格、銀座的品質,有實體店可以來考察,絕對物超所值”,后面緊跟著電話號碼。
一位劉姓顧客告訴導報記者,盡管“網友的使用心得和評價會影響自己的購買意向”,但甄別網絡信息的關鍵還是實地察看、貨比三家,這樣才能買到性價比最高的櫥柜。
低價“高仿版”品牌網購平臺齊現身
只要在某些知名的綜合網購平臺上一搜,不難發現,部分口碑不錯的家居品牌紛紛成為“被仿”對象,只不過這次被仿的不僅是產品,還有“官方網購平臺”。企業歷史、品牌文化、產品系列、風格分類,甚至購買須知,這些官方網購平臺的'贗品'有些制作得全面又精美,如果不是該品牌內部人員幾乎很難辨別真偽。
“想買品牌家居產品,面對較高的售價卻有點退縮”,對與于小姐類似的消費者而言,如果能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這些好產品,自然難抵誘惑。抓住此種消費心態,一些'高仿版'品牌網購平臺近來齊齊現身,且動靜不小。
松堡王國兒童家具、HarborHouse美式整體家居以及立邦涂料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在家居網購勢頭漸猛之時,一種'高仿版'品牌網購平臺應運而生。他們通常打著各主流家居品牌的旗號'開門迎客',但實際賣給消費者的或是'外同內不同'的仿制品,或是從2、3線城市代理商手里拿的貨,只管賣不提供售后。購買此類家具的確能省錢,但卻無法享受到應有的服務,問題多發生在使用后期。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創新渠道與模式一統江湖
網購在現如今并不陌生,可以說是幾乎每個人都會親自投入的一件事,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輕人。在這如火如荼的電子年代,大塊頭的家具也悄然走入電子商務平臺,與時代一起攙扶前進,深受新時代的寵愛與呵護。當我們的網購家具市場在受寵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一段變革:是渠道?或是模式?
渠道為王,唱響電子時代的主旋律
首先,80、90后的生活與消費習慣奠定新的營銷模式。時代在不斷地翻新,我們這個社會在不斷的奔跑中慢慢地更新,而在80、90后這些年輕人的生命里,也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新”,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喜歡新的生活方式,喜歡與傳統社會相反的新時代,在自我的世界里不斷改變自己,打破舊習俗的枷鎖。在他們這一代的消費定義里,網購家具不再是新的代言名詞,而是在實際生活中改變著他們的新生活。
據一份家居市場調查統計公布,在2008年有81%的網購家具商家是屬于盈利的,其實在2007年就有了76%的盈利網購家具商家。有相關業界人士大部分都認為,在年輕的這一代,電子商務不僅只是因為它本身的優點,而競逐家具網購行業中的“大蛋糕”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和模式也是一種趨勢。
模式稱霸,引爆家居界營銷方式的變革
很現實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電子商務的能力竭力破解了高額成本時代的渠道之困,把新鮮的一口氣輸送給了家具行業,在新的渠道的趨近下,家具電商可謂是逢迎了時代,在市場里有了新的起色。只是怎樣啟動新的營銷模式可以一窩端走,才可以實現:少的,追時尚,在線上網購家具省時省力;老的,不放心,在線下體驗心里踏實!
現實問題:實際體驗感觸走不進網絡平臺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也是在家具電子商務行業中無可避免的問題,那就是,縱使網購家具有千百般好,但是它也有無法磨合的地方,因為在傳統家具行業中的那種實際體驗度是如何也走不進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網絡平臺。
用業內專家的話說:在現在來看,恐怕我們主要關注不再是網購家具市場是否能夠成為時代的主流,而是需要重點思考家具行業到底怎樣做好電子商務,而做好網購家具市場這個平臺這一塊的,還是不能松懈,因為你還要考慮其他不利于家具電商的因素,盡量把它們完善,網購家具中實際體驗度就是極度需要解決的一個首要貧瘠領域。
解決方案:線上線下雙劍合璧戰勝體驗貧瘠
在網購家具市場中,對電子商務的未來究竟如何去替代,將會直接影響整個消費和營銷模式。面對體驗極度貧瘠的問題,必須做好基礎性的準備,總歸一句話,要傾聽民聲,精心耕耘中國的網購家具這塊市場領域。
新的渠道與模式,就像生命的靈魂,賦予網購家具市場新的機遇,在這個瘋狂的電子商務年代,渠道與模式的建設,是網購家具市場茁壯成長的堅實后盾,也可以說是家具電商企業不能錯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