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家具為避“達芬奇” 開始宣稱“國產血統”
達芬奇造假事件余波未平洋品牌訂單受牽連———
達芬奇家具造假事件尚未平息,但其后續影響卻日益凸顯,高端家具整體行業因此面臨嚴峻的信任危機。不少目標市場與達芬奇相近的洋品牌,更是訂單驟降,銷售停滯。
“達芬奇被曝光之后,除了一些對我們品牌非常熟悉的客戶,幾乎所有準備簽單的客戶都停止下單了。”法國羅奇堡集團中國區總經理周宇峰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
據介紹,誕生于1896年的法國羅奇堡家居,一直以高端和國際化作為定位標準,2004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上海、北京等地擁有5家專賣店,具有一定的品牌認知度。雖然有著純正的舶來“血統”,但由于其與披著“洋皮”的達芬奇堪稱異曲同工,一張雙人床在中國的售價為幾萬元至十幾萬元不等,價位同樣不菲,首當其沖地受到株連。
這樣的尷尬,讓周宇峰不得不走到前臺。20日,他代表集團公開發布聲明,羅奇堡家具100%在歐盟生產,主要產地包括法國、意大利、葡萄牙等歐盟國家,且一直將質量和設計創意作為關注的核心,試圖通過聲明挽回一部分的消費者信心。
記者走訪了來自意大利的NATUZZI、來自澳洲的Calia等家具品牌專賣店,銷售人員均表示,近期很多消費者都要求查看原產地證明或其他材料以確保產品“血統”,銷量也不同程度受到影響,“以前產地證明是放在公司的,現在公司已經將授權書和產地證明都發到門店了。”
與洋品牌忙著發聲明亮身份不同,很多以前號稱是“洋品牌”的家具卻紛紛撇清洋味,開始宣稱自己的“國產血統”。
記者走訪上海的一些家居賣場時發現,一些名字很“洋氣”的品牌對自己的原產地表述更加謹慎了,很多門店上標注了“來自美國”“源于法國”“意大利設計”說明的品牌,都在自己產品的標簽上注明了“產地北京”等字樣。在宜山路的一家高檔家具專賣店里,銷售人員指著一個床頭柜告訴記者,“不是意大利原產的,原產的話價格肯定要翻倍。”
上海家具行業協會信息咨詢部主任童兆祥也對記者坦言,雖然這件事情對麥德龍、宜家家居等普及性消費市場的影響不大,但從行業協會掌握的情況來看,對高檔家具市場的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