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木家具非實木 “實木”衣柜尤警惕
核心提示:本周家具行業不僅遭遇“實木尷尬”,并且由于行業“質量門”的曝光,更讓整個行業成為關注的焦點。實木家具一直是消費者青睞的一類家具產品,但是由于市場的混亂,“貼皮實木,“貼皮實木家具”和“實木家具”不僅一直混淆消費者的消費概念,并且也讓整個市場讓人“霧里看花”。
本周家具行業不僅遭遇“實木尷尬”,并且由于行業“質量門”的曝光,更讓整個行業成為關注的焦點。實木家具一直是消費者青睞的一類家具產品,但是由于市場的混亂,“貼皮實木家具”和“實木家具”不僅一直混淆消費者的消費概念,并且也讓整個市場讓人“霧里看花”。所以從09年5月1日開始,隨著《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開始實施,到目前,整個家具行業的現狀究竟是怎樣?并且隨著家具行業的不斷發展,又會有著怎樣的趨勢會引領家具消費市場呢?
網友買實木家具遇尷尬 國標背后的實木家具
實木家具向來是受消費者青睞的一類家具產品。但是由于市場的不規范,越來越多的板式家具貼了一層“皮”,進而堂而皇之的稱自己為“實木貼皮家具”,不僅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而且家具市場的混亂可見一斑。而究竟什么樣的家具才算真正的實木家具?隨著《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的實施,實木家具的稱呼又有著怎樣進一步規范的規范?這些答案不僅是消費者選購家具時的重要依據,也是整個家具行業關注的焦點。
網友曝光:實木家具原是三合板貼上紙
一張貼紙、幾滴膠水,就能把普通的板材家具變成實木家具賣個高價,這種“障眼法”讓不少消費者上了當。長清區的孫先生在一家具店定做了一套價值4320元的大衣柜,店方承諾將以純實木制作。4月5日,孫先生收到貨時,發覺家具分量不正常,經仔細觀察發現大衣柜外面貼了層逼真的木紋貼紙,揭開來看,里面竟然是最為普通的三合板。
花了高價錢,想買高檔實木家具,卻買來了普通板材貼皮的。孫先生隨后撥打了12315,對店方進行投訴。經長清工商分局工作人員現場檢測,證明整個家具根本不是實木的。店方承認了其“巧妙包裝”以次充好的違法行為,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參照板材家具的價格退還1000元。
七成材料須實木:出臺標題有章可循
為了規范“家具中只要有塊木頭,就敢稱之為實木家具”的現象,去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進一步規范了實木家具的稱呼。根據國標,家具構件必須達到70%以上的實木標準才能稱其為實木家具。記者從廣州市家具協會了解到,從09年5月1日開始,隨著《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開始實施,實木家具的稱呼將被進一步規范。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一些糾紛在處理上也將有法律依據。木質家具的界定開始有章可循。
在廣州市消費者協會的投訴記錄中,記者發現類似這種遭遇家具材質“變臉”的投訴還有不少。究竟什么樣的家具才算真正的實木家具?就此問題廣州市家具協會秘書長莊子標介紹說,以前一般認為,70%的材料是實木制作的,就可以認定為實木家具。但從09年5月1日以后,實木家具的判定就有了嚴格的標準了。單青川說,《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GB/T-3324-2008)從09年5月1日正式實施。以后,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將更加具有指導性,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一些糾紛在處理上也將有法律依據。
國標將實木家具細分為三種,“純實木家具”、“實木家具”、“實木貼面家具”。純實木家具所有的零部件都采用實木制作的家具;實木家具也叫板木結合家具,也就是臺面、桌(椅)腿等框架采用實木,而側板、底、頂、隔板等部位用人造板(密度板、刨花板等都屬于人造板)制作的家具;實木貼面家具則是用人造板制作,表面用實木單板進行裝飾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