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衛浴業準入門檻拉高二
衛生陶瓷》新國標出臺 衛浴業準入門檻拉高
衛浴節水認證有待規范
有數據顯示,在居民用水中,衛生間用水量占家庭用水的60%到70%,抽水馬桶則是首當其沖的用水“大戶”,因此消費者在選購馬桶時,是否節水已成為首要考慮的因素,這就使得節水潔具在市場上大行其道。與此同時,國家也于此前將《6升水便器配套系統》列為國家強制性標準,禁止出售6升以上的座便器。
這些節水產品都有節水功效嗎?由哪些權威機構來認證?針對消費者質疑的問題,記者走訪了南郊某建材市場,諸多商家各執一辭。在惠達衛浴店內,銷售人員拿出產品認證書給記者看,記者也在座便器上發現了節水標識。當問及TOTO的認證時,銷售人員則說,說實話我也不知道這是哪認證的,但TOTO是國際品牌,應該是國際認證的吧!隨后,記者在科勒、金四維等店面要求看一下節水認證書時,銷售人員也是含糊其辭,未能提供認證書。在一些小品牌店內,記者索看認證書時,導購們表示并不清楚自己的產品是否有認證書。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家并沒有強制企業去申請節水認證,申請節水認證程序復雜、費用昂貴,只有極少企業愿意申請認證,這就直接導致市場上節水產品宣傳滲水,可信度參差不齊。節水產品研發和推廣是需要技術、設計、資金等多重因素作保障的,而一些企業是做不到的。因此,就有商家就鉆空子,借著節水的旗號夸大宣傳,實際上自身的產品并不具備節水功效,使用時還需反復沖洗,用水量巨大。
跟風炒作誤導消費
節水馬桶除因缺乏明確的節水認證令消費者心存芥蒂外,也沒有一個實際操作可以讓消費者清楚的看到節水馬桶如何節水和實際的用水量。“我并不知道節不節水,也不懂專業知識,只能看品牌,聽導購人員介紹,他們也沒有沖水演示,我不可能買個座便器搬回家再做實驗吧,只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逛店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在箭牌衛浴店內,當記者問及6升水有多少,能否沖干凈,可否演示一下時,銷售人員只是表示產品絕對節水,但沒法形容出來。在其他很多店面記者均未見到有沖水演示。
綜上所述,我國節水衛浴行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在《衛生陶瓷》國標出臺后,希望節水潔具成逐漸走上發展的正軌,有朝一日成為“吸金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