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選購的常見誤區一
瓷磚市場亂花迷人眼 常見的六大選購誤區 2011年08月26日08:58 互聯網
但市場上品牌雜、花色多,且釉面磚、通體磚、拋光磚、玻化磚等專業名稱令人眼花繚亂……對業主來說,短時間內做到對瓷磚“知根知底”并非易事。今天,請專家來解析瓷磚選購中的誤區,讓您買得放心,買得舒心。
誤區1
買多了退貨很麻煩
瓷磚是第一批進入工地的主材,因此在裝修開始就要選購、預訂。但是施工前的測量多少會出現一些誤差,很多設計師、銷售人員都會建議消費者多買一些。很多消費者認為這是商家的一種銷售手段,是為了提高營業額。即使有些消費者理解這種行為,也因擔心退貨問題而拒絕。
專家解析:除了實際施工中難以避免的正常損耗以外,在施工中發現瓷磚不夠再去買,會由于不同爐出品而出現色差,或需要等待貨源而耽誤工期。消費者在初次選購瓷磚時多買些較好,一般墻磚、地磚都以多出鋪貼總面積的5%-8%為宜。品牌瓷磚完全可以做到按合同規定退貨,消費者不用過多擔心。
特別關注:對于合理的退貨、補貨,品牌瓷磚一般都不會出現問題。不過,瓷磚廠家在合同中一般都會明確規定退貨、補貨期限,一般為30天至60天不等,各品牌時間不同,需要提前問清楚。另外,對于即將淘汰的產品,廠家也會做打折促銷,但會標明其為專供品,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時要買出富余量。消費者也要問清產品是否貨源充足,避免鋪貼時發現不夠卻無法補貨。購買小廠的產品時尤需注意,銷售員可能根本都不知道某種產品是否貨源充足,需警惕選購。
誤區2
打折品質量也打折
近年來,各行各業都在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打折促銷。很多人認為打折品質量也會打折,雖然有些品牌斷然不會用這種方式來降低“身價”,但打折品在消費者眼里總不太可信。那么,瓷磚的打折品就是殘次品嗎,是否所有打折品都不可信呢?
專家解析:品牌瓷磚之所以打折并非由于質量問題。很多瓷磚廠家為了吸引消費者、普及消費者的品牌意識,便利用打折促銷等手段將一些上市時間較長、市場反應較好且庫存量大的產品拿來做活動。據了解,品牌瓷磚參加打折活動的產品都是比較受市場歡迎的產品,商家也主要用這種手段來進行品牌宣傳,由于這種宣傳方式效果很好,所以犧牲一點利潤空間也是值得的。不過,剛上市的產品一般不會拿來參加大規模打折活動,一方面其市場反應并不穩定,而廠家也無法短時間生產足量產品。其實,很多對花色并不挑剔的消費者,可以利用打折促銷淘到自己喜歡的“便宜貨”。如果產品為正規品牌廠家所生產,消費者大可放心購買。
特別關注:由于瓷磚生產工藝并不復雜,因此市場上不乏一些不規范小廠的不合格品,一些雜牌廠家更會趁機跟風打折促銷,利用瘋狂促銷的大環境擾亂視聽,一方面可能用殘次品以次充好,另一方面會先提價再打折,消費者需要擦亮眼睛,區別對待。
誤區3
花色要潮更要新
瓷磚尤其是釉面磚花色較豐富,而作為一種耐用品,很多人都想“既然裝修一次不容易,就挑選一種自己特別中意的花色”,而忽視了產品的質量。有些不規范的廠家也會為迎合消費者對花色的需求而犧牲產品質量,進行惡性競爭。
專家解析:瓷磚更新的速度遠遠超過單個家庭的裝修頻率,從這個角度講,每個家庭的瓷磚裝修幾年之后就必然會“過時”,而且再喜歡的花色時間久了也會出現審美疲勞。因此,盲目追求花色并不可取。家庭裝修更多是為滿足居住的功能需求,因而質量才應作為首選要素。另外,瓷磚花色還要與房間的整體風格相匹配,不要讓不同建材風格在房間里“撞衫”、“打架”,整體風格協調、舒服才能真正實現裝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