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網揭秘: 裝修合同陷阱三
在裝修公司員工的陪同下,周先生購買了5萬元的裝修材料。可如今住了1年多,也沒發現有啥區別。后來,該裝修公司的一個工人告訴周先生,裝修公司都從銷售商那里拿回扣,5萬元的材料費,裝修公司拿了將近2萬元的回扣。
據了解,綠色建材和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建材并不是完全沒有污染。因為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在內部或表面附加一些工藝以便使用,強化地板和新實木地板,甚至原木地板,都存在一定的污染,只是揮發有害物質多少的問題。
聶先生:報價4萬元,最終多花了5000多
聶先生是省城某單位西北地區總經理,常年出差,加上妻子懷孕,雙方父母都不在濟南,為了省心,他選擇了包工包料。先不管裝修的質量如何,單是花費就搞得聶先生一頭霧水。100平方米的房子,裝修的花費比預算高出了5000多塊,對于裝修之后的結算,聶先生有一種上當的感覺。
“按照你的方案,4萬塊錢搞定,一點問題沒有。”報價的時候,裝修公司信誓旦旦地告訴聶先生。
可是等到施工的時候,卻有很多方面需要增加材料,這些材料又花費了聶先生5000塊錢。為了這5000塊錢,聶先生特地找出合同來仔細看了看,原來裝修公司的報價雖然很實惠,但是合同中的“以實際施工量作為結算依據”一句話卻暗藏玄機,聶先生沒有仔細看,被裝修公司最初的報價迷惑了。
“簽約的時候預交了10%的定金,開工的時候交了30%,裝修到一半的時候又交了50%,現在發現問題了,錢都交了,說起話來也沒啥力度了。”聶先生說,這種付款方式直接把消費者置于一個被動的地位。
賈先生:工期1個月,近仨月還沒弄利索
市民賈先生在金色港灣購買了一套兩室一廳的住房,一直空著,后來妻子懷孕,就打算把房子裝修好,讓家里的老人看孩子的時候住著方便。可是說好一個月的工期,將近3個月還沒干利索,搞得賈先生一點脾氣也沒有。
“本想等裝修好房子,半年之后搬進去,那時候孩子正好出生。”賈先生盤算得很好,為了保證老婆孩子的健康,他特地提前了八個月進行裝修。
“當時簽合同的時候,他們信誓旦旦地說,放心吧,絕對不會耽誤您的,不為您也為孩子著想啊!”賈先生說,當時簽合同的時候,裝修公司話說得很漂亮,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延期的情況。現在很后悔沒有在合同中明確工期延誤的責任。
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關鍵詞:裝修 秋季 冤大頭 合同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