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什么決定了2011年樓市走向?
銀行風險定價行為決定了2011年樓市走向
逐漸地推進利率市場化既是"十二五"規劃金融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也是金融市場成熟的基本標志。而一個以銀行融資占絕對比重的金融體系中,利率市場化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讓利率成為金融市場資源基礎性配置方式,就是要形成有效的價格運作機制,就是要讓國內商業銀行敢于承擔風險定價的責任。這也是最近央行貨幣政策報告所指出的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基本條件。
一般來說,現代金融的核心就是給信用的風險定價。不同的金融市場、不同金融組織、不同的金融產品或工具就是給不同的融資方式及不同的融資主體進行風險定價。現代商業銀行制度出現也是如此。那么商業銀行為何要敢于承擔風險定價的責任?當前,國內商業銀行為何不能承擔風險定價責任?其原因何在?如何來改進?
十分簡單,在一個成熟的市場體系中,商業銀行的風險定價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就是商業銀行能夠對其貸款客戶的信用、資產、經營狀況等相關情況有清楚地了解,以此來評估借款給該客戶的風險,然后根據這種風險確定價格或貸款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存款人能夠對商業銀行的信用、資產、經營狀況、利率水平、服務等相關情況有一定了解,然后根據這些情況來確定其存款該存入哪家銀行。而要做到這一點,有幾個基本條件。一是每一個當事人都是理性的獨立的行為主體;二是當事人的信用是由市場逐漸演進而來,而不是由政府或其他方式擔保獲得;三是當事人有一定的金融知識,這樣當事人面臨金融行為時能夠作出合適的判斷。這些也是國內商業銀行能夠敢于承擔信用風險定價責任的基礎條件。如果這些條件不成立,那么要求商業銀行敢于承擔信用風險定價責任是不現實的。
就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的情況來看,與上述所列舉的幾個條件仍然差距較大。從2003年開始,不少國內商業銀行經過股份制重組改造及上市,逐漸成為一家家的股份制公眾公司,其組織結構及動作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其經營效率也快速上升。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少國內商業銀行表面上是一個個獨立的法人組織,它們有獨立的意志,但實際上國內商業銀行的治理結構與成熟市場體系下商業銀行的治理結構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這些商業銀行不僅股權結構政府占有絕大多數的股份,而且其組織內部的權力結構運行基本上也是政府政治權力結構運行的一個映射。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法人,并對各種信用風險作出獨立判斷是不可能的。
其次,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的信用基礎,無論是股市還是銀行體系,基本上是政府的信用擔保為基礎。這種信用基礎與市場逐漸形成的信用基礎相差較遠。在政府的信用擔保下,銀行市場運作的當事人無不會如何千方百計地過度使用這種政府擔保的信用。無論是政府、商業銀行,還是企業及個人都是如此。銀行體系的過度擴張往往會成為這種金融體系的基本特征。因為,在這樣的制度激勵下,誰過度使用這種信用體系誰就獲利,誰少使用這種信用體系誰就要承擔這種過度使用信用體系的成本。也就是說,當事人在使用這個金融體系時,其運作收益可歸為自己,其運作成本可以轉移給整個社會來承擔。在這種情況下,近幾年的銀行信貸過度就不可避免。
同時,政府不僅對這個金融體系進行信用擔保,而且也以價格管制及規模管制的方式向這個體系注入大量的實質性資源及政策性資源,以便達成政府所設定的經濟目標及社會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商業銀行的贏利模式及運作行為也與成熟市場有根本性不同。在這里,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有效的信用風險定價,不在于給客戶提供差異化、多樣性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不在于形成商業銀行的品牌,而是在于信貸規模化的擴張大小、信用無限擴張的程度來決定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就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經營情況來看,存貸款利差是其主要贏利來源,哪家銀行的貸款規模大,哪家銀行的利潤就高,管理水平就好。比如說,早些時候國內不少商業銀行不惜代價在搶占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即使是在存貸款利率倒掛的情況下也不惜血本地搶占這個貸款。還有,對于當前個人住房按揭存量貸款,按照合同的約定,本來年初各商業銀行可以對此重新定價的,但不同商業銀行就是為了不影響其信貸規模的擴張而不這樣做。也就是說,當前的制度環境下,國內商業銀行沒有自主風險定價的動力。
不過,在央行貨幣政策轉向,信貸規模逐漸收緊的情況下,國內商業銀行不得不再改變年初的行為,紛紛地取消住房按揭貸款優惠利率。而商業銀行這些行為的變化,將決定了2011年國內房地產市場到底會走向哪里?因為,就目前國內各地方出臺的"新國八條"的實施細則來看,真正能夠對房地產投機炒作起到遏制作用只有住房按揭貸款全面收緊為主要工具了。
可以說,2011年國內房地產市場是否能到真正調整,可以得看國內商業銀行是否敢于承擔風險定價的責任?當前央行通過巧妙的利率機制及信貸規模管制迫使來改變商業的銀行,迫使國內商業銀行承擔起信貸風險定價的責任,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還是不夠。在現行的商業銀行的運作機制下,只要央行對信貸規模管制有所放松,國內商業銀行的行為不會回到老路上去,國內信貸規模無限擴張又可能出現。
因此,要真正讓商業銀行承擔起對信貸風險定價,不僅要通過制度保證讓商業銀行成為獨立的、可自主判斷與決策的法人主體,而且要重新中國金融市場的信用制度、要減少政府對金融市場及金融機構的干預、要加快利率市場化的進程、要改變當前商業銀行的贏利模式、要加快金融知識的普及、要加強金融信息透明化管理等。如果不給商業銀行創造這樣市場環境及制度條件,國內商業銀行是不會生發出風險定價的動力的。商業銀行的運作機制不改變,信貸規模無限擴張不約束,國內房地產市場泡沫也就無法擠出。可見,商業銀行的風險定價行為決定了2011年或未來中國樓市的基本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