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收藏價值有哪些決定因素
我們都知道紅木家具具有一定的保值性,紅木家具價值如何判斷呢?什么樣的紅木家具值得收藏?收藏紅木家具價格決定因素有哪些?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紅木家具價值如何判斷
首先,看年代,不同時期的家具有著不同的藝術價值,年代是古董紅木家具最主要的價值標準。
其次,拼工藝;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家具的結構與造型,另一是家具表面的裝飾工藝,例如雕刻、鑲嵌、打磨等。
再有就是講門類,一般來講,分為廳堂家具、書齋家具與臥房家具。其中藝術價值最高的是廳堂家具,其次是書齋家具,最后才是家具。
最后,比完整性,要認真看清是否殘缺,是否補填過部件,行話稱為“扒散頭”,又如一張海南黃花梨的條案,獨板或二拼跟四拼、五拼,其間價格相差可達兩三倍。
二、收藏紅木家具價格決定因素
紅木原料因素
2013年6月12日,新修訂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公約)即將生效。根據國家標準GB18107-2000《紅木》,被列入CITES公約的紅木樹種數量上升為7種,紅木原木的國際貿易管理將變得更為嚴格。業內人士表示,該公約的執行將會對紅木原料進口造成影響,紅木的進口管理會越來越嚴格,國內紅木制品尤其是紅木家具價格將上漲。
公約內容傳遞出一個信號:未來材料進口將越來越難。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現在已基本見不到大料,即便是大紅酸枝,原料也在急劇減少。盡管國際公約3月才正式對外公布,但從今年年初開始,紅木原料尤其是交趾黃檀,進口價格就一直在上漲。
加工手藝因素
目前,很多紅木企業都傳出用工荒的問題,特別是在雕刻技師方面,可謂萬金難求。面對用工荒的問題,有的紅木家具企業采用機械化雕刻,減少資金投入。目前社會上沒有第三方機構提供學習和培訓,主要還是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在加上現代的年輕人不愿意學習木工這種“上不了臺面”的手藝,所以紅木家具市場上極其缺少雕刻師傅。機器加工會讓紅木家具失去藝術欣賞價值。紅木家具要嚴格按照明清家具制作的傳統程序,因材施藝,精工細作,并結合原料本身優美自然的紋理,以獨特的形神,氣質,精湛的工藝技術,融合古典風格和現代時尚元素于一體,形成簡約而不簡單、形神合一的風格。只有經驗豐富和高超技藝的能工巧匠,在繼承吸納中國傳統明清家具的簡練、巧妙、榫卯結構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雕細琢,才能實現家具和木雕的完美結合。
同一材質新老料的不同價格不盡相同
新老料是依據砍伐的時間而定,砍伐時間長者為老料,其具有材性好、木性穩定,不易出現彎曲、開裂等優點,且油性大易出包漿,這些特點新料都不具備,所以新料的價值沒有老料高。
同一材質大小料不同價格不同
如果制作一件家具,使用同一材質的大料,則不需拼接可直接使用,而用小料則還需拼接成板,方可使用。因此材料的稀缺性,大料尤為難尋,用這樣的材料做成的紅木家具價格自然也高。
以上就是本文所有介紹,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家具資訊、建材資訊、家電資訊、裝修資訊和團購優惠活動,敬請登錄好家網家具城:http://www.mklianf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