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推薦:盲目跟風風險大
一、合理選擇,認真考量,找有實力的團購集采發起者
盡管團購活動中參與人數最多的是消費者,這點毫無疑問,但主辦方是誰?怎么組織起來的?參與商家又有哪些?就都不一定了。這些問題會出現三種情況:
情況一:容易盲目跟風
某主辦方(即第三方)搭建平臺,聯系多個商家、同時吸引眾多消費者參與活動。這類情況場面通常較大、商家眾多,便于在不同檔次、品牌的商品間對比選擇,但有可能出現良莠不齊、過分嘈雜的情況,容易讓人盲目跟風。
情況二:警惕摻有水分
直接由某個或某些商家發動,這類情形最容易扎堆兒在新入住的樓盤,品牌相對少,“送貨上門”很方便、打折力度也不小,這樣的團購其實是促銷。需警惕摻有“水分”。
情況三:選擇范圍較小
在某個小區內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與利益,業主自行牽頭,其中的“領頭羊”組織、策劃整個團購集采活動,大家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家、共同參與。在這類情況中業主通常比較心齊,但由于相關經驗較少,參與活動的商家也可能較少,選擇范圍不夠寬廣。
二、增強定力,規避風險,提高“團購免疫力”
參加團購集采活動的消費者也大有不同。有房子還沒拿到、對裝修情況一無所知、先來踩踩點的年輕夫妻;有家裝經驗超級豐富的老夫老妻和兒子、孫女一同前來;也有家中裝修到一半、參與過多次團購活動、急缺貨品趕來挑選的人家。
對于“新團客”,團購的期望值不宜過高。畢竟目前裝修原材料的成本也在上漲,產品不可能有太多的折扣,賠本的買賣商家也是消受不起的。如果某商家提出“零利潤”優惠,那反倒是該小心為妙。
那些團購老將們,經驗豐富,但是還是要注意風險,在下訂單交押金時切記謹慎。除非是經過自己前后做了價格比較,的確挺劃算,否則沒有必要簽下過多的訂單,不然,過后一旦涉及到毀約問題,也會招來麻煩。
還有一點需要消費者們提高“免疫力”,那就是不要太為商家的“近期漲價說”所動。有些商家抓住了消費者害怕漲價的心理,拋出自己“不久之后會有價格上調、現在是最后的優惠時間”的說法,就會讓一些急著裝修的人穩不住了。這個時候的您,要具備不小的“定力”。
而到了最后上門收貨的時候,消費者還應當仔細驗貨,確保同當初訂單上的產品質量、規格、售后服務均保持一致。
團購這種新的消費方式,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規則來約束它,因此,詐騙案也屢見不鮮。對此,一位營銷專家認為,團購作為一種消費方式,消費者在選擇團購方式以博取價格優惠的同時,更應該全面考慮,對于交易要小心謹慎。
對此,專家提醒,參加團購集采活動,要建立在對品牌了解的基礎之上,先決條件是明確產品價格或同類產品的價格。團購現場本身僅是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它永遠都只是家庭裝修的輔助手段。
家裝團購很多只是出于某一特定目的而臨時組織的松散團體?,F實中,團購者交易成功后就分散了,售后一旦出現糾紛,往往難以再組織起,這給消費者日后的維權工作帶來困難。對此,相關的法律界人士認為,團購的參與者還應該想辦法簽訂團購協議來規避各種風險。有關市場專家提醒,家裝團購目前存在著一些陷阱。例如:建材、家具等產品價格缺乏透明度,有的商家暗地里拉高標價再打折,這樣消費者就很被動。